博士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培养各行业尖端人才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国博士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数量与质量的矛盾日益凸显,博士质量遭到多方质疑。有数据显示,我国博士学位授予数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周光礼教授的著作《中国博士质量调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扩招 1999年以后,随着高等教育大扩招政策的实行,博士研究生教育呈现出高速扩张。从1999~2003年,博士生招生规模年均增长26.6%。1999年全国博士生招生近2万人,2003年招生4.9万人,2004年招5.3万人,2007年招5.8万人(当年在校博士生达到22万人)。在博士学位授予方面,2001年1.4万人,2004年2.3万人,2006年3.6万人,2007年4.1万人。2008年我国博士学位授予数达到5万以上,甚至超过美国当年博士学位授予数(约5.1万)。 2003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博导平均每人指导博士生15.32人,平均每人年招5.1人。 2.导师制度or老板制度? 当前,中国博士培养制度是单位制度下的导师制,这种制度实质上是一种学徒式的欧式制度。 在当前的导师制下,质量保障取决于导师。从招生到指导,从中期筛选到论文答辩,都是导师说了算,缺乏相应的评估制度和淘汰制度。正如王如忠先生撰文所概括的:入门靠“搞定”导师、论文答辩靠“相互帮忙”。 单位制度下的导师制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这种培养制度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挑战。几年前,网络上开始出现关于“老板”与“导师”称谓变化的讨论。导师制与老板制之争,反映中国高校科研体制和研究生培养的制度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革,以及随着变革对师生关系的再认识。 变革中出现的研究生招生规模急剧扩大,教育经费稀缺与导师水平的参差不齐成为突出问题。据调查,全国指导博士研究生在20人以上的导师不在少数,指导博士生最多的一位导师手头上有110多位博士生,许多博士生从入学到毕业没有见过导师一面。师生间促膝畅谈、齐头攻坚的情景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研究生对导师的“劳动力输出”。学生帮导师整理事务性文件,清理杂务,甚至做家务……而导师则无心也无力指导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不难想见,较低水平的重复研究不在少数,研究论文水平堪忧。而毕业的研究生正是科研院所、企业机构新生的研发力量。 3.招生方式 大学的博士生招生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免试推荐,公开招考,硕博连读和直接攻博。调查博士生入学方式时发现,博士生有43.9%是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进入的,27.4%是硕博连读,18.5%是免试推荐,10.2%是直接攻博。而调查博士生和博士生导师赞成的招生方式,博士生更倾向于公开招考,有59.4%的博士生赞同公开招考的方式,而有47.4%的博士生导师选择了硕博连读的方式。同时调查,学校研究生教育相关负责人则有40%选择公开招考,30%选择硕博连读的方式。 在访谈中,一位教授的观点值得借鉴,他认为除去考试,他自己还有一套招生标准,“第一个是看文凭,第一学历和第二学历。这个非常重要。第一学历是专科的,第二学历是MBA的我基本上不要,至少是不鼓励。(这是)除了笔试外的面试。第二个是看英语。英语一定要过六级。第三是看发表的文章。第四是看经历。是不是学人力资源,是不是党员,是不是校级三好等。第五是看面试。看你顺不顺眼,你灵不灵光。这五项每项各占10分,如果30分以下的我是绝对不鼓励的,40分以上的我会想一定办法帮助你。我目前平均招的这个大概是34分。这个体系比考试体系要好”。 4.创新能力 访谈资料显示,博士生对自己的创新能力评价一般,博导对博士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也不高。问卷调查也显示,博士生认为自己的创新能力较强和一般的分别占41.2%和34.8%,61%的博导认为博士生的创新能力一般,只有32.1%的博导认为博士生的创新能力较强。 问卷调查显示,58%的课题由学生承担一半以上的任务,有些教师的横向课题完全由学生承担。(陈小庚摘自《中国博士质量调查》,《中国博士质量调查》 周光礼等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