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香港12月13日电(记者 张雅诗)上任不到半年,香港浸会大学第四任校长陈新滋便已公布学校十年大计,以高素质教与学、创意研究和服务社会为3大发展重点。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陈新滋说:“最终目的是这所学校100年后会变成怎样。” 常熟市设科研中心,建立长三角据点 刚于今年7月履新,陈新滋已为浸大科研的长远发展觅得可贵机遇。浸大与江苏省常熟市政府早前签订了为期5年的合作协议,常熟市政府承诺拨出当地研究园内一块7000平方米的土地予浸大发展研究中心,并每年向该校捐赠200万元人民币作研究经费。 “常熟市对我们来说是重要的地方。”作为中科院院士、从事化学研究的陈新滋看重学校的科研发展,眼见浸大校园地方有限,研究人员难以把实验成果放大,因而希望以常熟市的研究中心作为浸大在长三角的据点,以便进行知识转移,就是把科研成果放大后转移到工业投入生产。 他表示,随着内地交通网络越来越发达,常熟与上海的距离将逐渐拉近,在长三角设立据点有助于进一步巩固浸大与上海各院校之间的合作。而浸大于数年前与北京师范大学在珠海合作成立的联合国际学院则被视为浸大在珠三角的据点。 目前常熟市研究园已吸引多所内地顶尖研究机构进驻其中,浸大将于2011年正式进驻园内,进行新材料、中医药和化学等方面的知识转移。此外,浸大也将在园内开办高层次课程,为当地政府人员和工厂高级员工等提供有关工商管理、传播等方面的培训。 除了与常熟市政府合作,陈新滋指出,浸大十年发展计划中的3大发展范畴均会与内地相关单位合作,当中包括与内地高校共同培养博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等计划。 盼学生品德与学校排名并驾齐驱 在早前公布的《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浸大名列第111位,较去年攀升了近200位。虽然这名次未及得上位列前茅的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等本地龙头学府,但也足见浸大在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潜力。 “学校排名第几与能否把学生教育好,哪样更重要呢?我会选择后者。”陈新滋说,他们会注意排名,但不会视之为目标去追逐,并认为学校把研究做好的同时,还能教导出品德良好的学生,使他们能自力更生,并对家庭和社会负责任,这就等于做好了教育,排名自然会上升。 陈新滋重视的还有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他喜与学生结伴出海、茶聚,在轻松的环境中彼此对话,很快便打成一片。“沟通是很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他说,虽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立刻迎刃而解,但这样至少提供了渠道让学生直接表达意见,例如宿舍短缺和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等问题,都值得大家一起讨论和面对。 谈到内地学生对香港校园生活的适应,陈新滋表示理解他们或会因生活模式上的差异而感到不习惯,所以校方会为他们举行迎新活动,并鼓励他们多与香港学生交流,务求他们在浸大读书期间所得到的关心,不会比在内地学校得到的少。 在不少人眼中,时下的“80后”“90后”年轻人个性冲动反叛,陈新滋笑言,这些年轻人跟他小时候其实没有两样,因为每个年代的父母都会觉得自己的儿女反叛。 他认为,年轻人有自己的理想,只是处事手段未必跟上一代一样,但最重要是对社会有承担。学校方面,若能在灌输知识以外,教年轻人懂得发挥自己的长处,这样的教育则更具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