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校择生差异折射国内高校多元评价体系缺

发布时间:2011-02-22浏览次数:262发布者:系统管理员来源:9900777z永利网新闻网

    什么人能上北大、清华?很多人答案相似——高分生、尖子生。

    什么人能上哈佛、耶鲁?答案却五花八门,学业不是唯一标准。

    日前,国内各高校进入自主招生季,国外一些名校也悄然入沪揽生源。中外名校挑选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

什么学生最吸引人

    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说,自主招生迈出了高校选拔改革的重要一步,但目前国内很多高校自主招生试题范围越来越广,有的甚至超纲,动辄考十几个小时,更多地还是选拔一流的考生,而不是一流学生。某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对近几年参加自主招生选拔的学生作了粗略统计,绝大部分学生成绩在班级居前十名。

    唐盛昌说,国外名校更看中的是学生作为“社会人”的表现,他们虽然也喜欢成绩全优的学生,但社会活动能力突出、有领导力和组织力、社会责任感较强的学生,即使成绩平平,也可能进入他们的“法眼”。

    南洋中学的小邵今年被英国剑桥大学录取。她假期里几次奔赴安徽小山村支教,这段经历引起剑桥大学面试官的特别关注,其身体力行的执著态度被认可。上外附中毕业生王之然2007年被耶鲁大学录取。她说,海外名校青睐的,或许不是成绩全优的,而是对自己有规划的学生。王之然从小对国际问题感兴趣,阅读书籍与选修课程都偏向时政类,她是学校“模拟联合国”社团成员,曾参与很多时事辩论活动。她收到的耶鲁录取通知书上写着:“我们寻找的是真正符合校园精神,而且来到校园以后觉得是家的人”。她说:“可能正是我对时政的热情和见地打动了校方。”

“优秀”标准何难突破

    国外挑学生,国内选考生,一字之差,却有着很大区别。一位中学校长说,所谓“考生”,是寻找已知世界的现成答案;所谓“学生”,是指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人,“中国现行的考试制度,无论是高考,还是自主招生,仍然是会应试的学生占便宜。”

    目前,国内中小学教学模式更多以“应考”为目的。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变成“学习机器”,而不是成为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人,很多有特点的学生甚至初中阶段就被纳入了统一轨道,没有太多机会发展自己的个性。

    唐盛昌说,“优秀”标准还受到社会、文化等因素制约。几年前,哈佛大学曾向165个SAT满分考生说“不”,这么多尖子生被名校拒之门外,这在国内来说不可想象。而在我国,一些省市高考状元因面试不理想被普林斯顿、麻省理工等名校拒收,在国内总会引起争议,甚至受到公众质疑。

    一些中学校长说,国外高校会轻易对状元说“不”,是因为其对高分背后的综合素质不满意;而在我国,成绩这一标准显然更为公正,不会引起异议,“成绩平平但在某些领域内有特长的学生,很少能破格进入大学之门,是因为我国的教育环境还缺乏偏才、怪才生长的土壤。”

多元选拔任重道远

    有这样一个比喻:一支足球队,一定要由具备不同技术特点的球员组成,如果11名球员特点雷同,则不可能是一支优秀球队。普林斯顿大学招生老师说,要产生“1+1>2”的效果,必须多元结合。世界一流大学追求的境界,是营造一个多元文化的校园,这就需要有多元的录取标准和评价机制,招收具备不同背景、不同特点的学生。

    一些中学校长说,国外名校对中国学生的普遍印象是,“聪明刻苦,谦虚好学,基础知识扎实,但缺乏个性。” 一位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校长说,耶鲁大学招生老师今年来校挑选学生时就问:“学校最有特点的学生是谁?”他们看中学生的“独一无二”,可以是某一学科发展超常的学生,也可以是对国际问题感兴趣、有研究的“国际通”,甚至是擅长民族乐器的小乐手等。“国外名校挑选人才的范围更广,会考虑学生学业水平、兴趣特长、活动能力,甚至职业规划能力、学术水平、家庭背景等多项因素。”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目前,国内很多高校自主招生比较同质化,其根源在于大学本身定位和特点不明,以至于选拔人才的标准也比较单一。突破单一化评价体系,对高校来说,仍是任重而道远的“破冰之旅”。

    教育专家建议,高校可根据自身历史、文化、学科等特点,建立符合学校培养标准的多元评价体系,把学生参加统一测试的考分、平时成绩、参与社会服务表现、学科竞赛获奖、专家推荐、学生陈述、体育和艺术特长等纳入评价指标,赋予不同权重,得到综合评价。在这样的评价坐标中,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一目了然,鼓励学生按照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