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1月27日《羊城晚报》报道:广州的李先生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接受一种“爱与自由式”教育,让孩子“完整地成长”,和妻子双双辞职回家创办小学堂,给自己的孩子当老师一事,其中李先生更是舍弃了百万年薪。李先生夫妇之举引起了广泛争议,并有专家指出其行为涉嫌违反现行法律。笔者以为,李先生夫妇的这一行为,是对应试教育的抗议。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在中国一直是稀缺资源,谁家能出一名大学生,那是一件很光荣的事,大学生被称作“天之骄子”。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把培养“准大学生”作为最高目标,学生的学习目的,就是挤过高考这个“独木桥”,这是中国应试教育的根源。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增加、大学规模的扩大,如今笼罩在大学生头上的光环早已褪去,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甚至还没有农民工有竞争优势,但在惯性思维的作用下,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仍然把考试成绩特别是高考成绩作为对学校的最主要的考核指标;很多家长仍然不顾孩子的成长规律,把学习作为孩子的第一要务,把考大学作为孩子的第一目标。在考核及家长需求、自身生存作用下,多数承担义务教育及基础教育的学校,仍然置教育部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求于不顾,死抱着应试教育的臭脚不放。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指挥下,中国青少年是“最累一族”,初中、高中学生普遍“缺觉”,“眼镜”学生、“豆芽”学生的比率明显超高,对此,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蒋效愚撰文指出:“中国青少年健康状况堪忧,‘未老先衰’普遍存在。” 应试教育不仅戕害孩子的健康,还在扼杀着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甚至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及可持续发展的桎梏,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据报道,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在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中国以成为“世界工厂”为荣,但有几个在世界叫得响的品牌?哪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名列世界前茅?还有,新中国成立60余年,本土却没有培养出一个诺贝尔奖得主。为什么?因为指望没有想象力、缺乏创造力的人去实现“中国智造”的目标,是在勉为其难;指望没有想象力、缺乏创造力的人去争取诺贝尔奖,那简直就是缘木求鱼! 教育,应该是培养智力、开发潜能、传播知识、传递文明、学习技能、完善人格性格、提高审美能力的综合过程,但中国很多学校奉行的应试教育只见知识灌输,不见智力培养,只见为了提高应试技能采取的种种手段,不见潜能开发;只见以绿领巾、红校服的方式在孩子心中播撒“歧视的种子”,不见对孩子人格的完善;只见强迫压制,不见规则意识、公平意识的启蒙;只见一个个“流水线作业的标准件”,不见有容许独立思想成长的空间。抛开这些不说,单说知识传播与培养,应试教育也可以用“本末倒置”四个字来概括: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高考,为了实现读大学这一目标,学校、家长、学生下足了“苦功”,择校热持续升温,全职陪读也时有发生,学生课业负担十分沉重,身体素质日渐变差,中小学生成了“最累一族”;而一旦升入了本应研究学问、学习技能、全面发展的高校,环境却突然“宽松”,大学生逃课、混日子、沉迷于游戏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这样的学生毕业后,有的根本无法适应社会,就业也是高不成低不就,很多人不得不选择到技校“回炉”。曾有人对比中国和美国的教育体制,得出的结论是“各有优劣”。真不知道存在上述种种乱象怪相的应试教育优在何处? 教育问题,从大的方面说,事关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从小的方面说,事关学生的成功成才,不可不重视。重视,首要的不是投入的多少,而是理念的转变。即便有世界一流的教学设施,如果没有一流的教育理念,照样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要提升中国教育水平,就要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从上到下来一场全面的变革:高中以下教育应坚决摒弃应试教育模式,按照“尊重天性、注重能力、开发智力、全面发展”的育人方针,大力推行素质教育;高等教育则应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采取 “宽进严出”的模式,学生达不到一定的技能、标准不准毕业,杜绝大学生“混日子”的现象。如是,中国才能培养出一流大学和一流人才,科教兴国的宏伟蓝图才有望实现。 但愿李先生夫妇弃百万年薪在家教子以抗议应试教育的做法能引起更多人的反思和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