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基本上是60后,学生基本上是90后,大学校园中的师生之间除了固有的关系之外又多了些时代特点。北京师范大学发起的大学师生关系和大学生关系的调查显示,学生对师生关系非常满意的占14.3%,比较满意的占54.5%。象牙塔里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学生、旁观者展开了一场对话。
是老师还是哥们?
90后(北师大物理系博士房熊俊):从本科开始一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我喜欢这所学校是因为老师水平比较高,很多老师发表的专业论文数量和质量都比较高,有很多新思想。
90后(北师大文学院本科生李爽):“三人行必有我师”,好老师的“好”不仅仅体现在学术上,还体现在他的人格魅力和对学生的关心程度等方面。
60后(北师大经济与资源管理学院院长胡必亮):师生关系包括两个方面——生活、真理。师生在真理的面前关系一定是紧张的,因为只有这种紧张,才有认识真理的可能性,真理在老师和同学面前都是至高无上的。这种紧张是面对真理的紧张,而不是面对老师的紧张,学生要崇拜的是真理而不是老师。学生心中一定要清楚:老师相对拥有更多真理、更多知识,但这和他是否发表大量论文没有关系;另外一个是生活,有一些老师的学术水平很高,但未必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因为他忘记了师生关系是生活的一部分,大学中产生的师生关系往往能伴随着我们的整个人生,是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好的老师在学术上对学生严格要求,在生活上却是学生的“哥们”,在面对学术和生活时,不同的做法会让老师赢得学生的喜爱。
90后(北师大文学院研究生马欣):读研期间我涉猎了很多管理咨询方面的知识,对“书本上的知识真能解决本土企业的问题”产生了怀疑,于是我请教了很多老师。我常在课上和老师“叫板”,滔滔雄辩,有时会让老师无言以对。尽管讨论时与老师“针锋相对”,但私下里老师们却都喜欢我,甚至和我结成忘年之交。不过并非所有学生都像我这么幸运,能遇到喜欢被“挑战”并有能力接受“挑战”的老师。
60后(零点咨询公司总裁袁岳):我的特点也是以“挑战”老师为乐。上大学和读研究生的时候我参加过很多研讨会,每次研讨会都会指名道姓地跟某某老师商榷问题,一般来说我想要接近的老师我都“挑战”他,挑战完了,就成了朋友,特别是著名教授。
“挑战”精神值得鼓励,创新能力就是这么出来的。我最喜欢我讲课的时候有人能问出新的问题来,这才是真正的好学生。找问题、能“挑战”,代表他一定具备某方面的能力。比如马欣,她是看了大量课外书之后,才提出老师解答不了的问题。如果她只看老师自己写的书,是没有办法通过比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
“拴”住学生?
90后(李爽):有些老师比较希望学生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学术,认为只有“学有所成”才能更好地进行实践。我不太同意这种观点。学习传播学的我很幸运,没有被老师用课题和作业“拴”在课桌前,因而能够有所取舍地参加社会实践。对我而言,这些实践经历可以更好地促进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60后(胡必亮):社会实践对一个人非常重要。有过社会实践,你才知道你的问题是什么、你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在你研究感兴趣的问题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快乐。不清楚自己的兴趣是什么,糊里糊涂活着,这是非常痛苦的事情。一定要发现你的兴趣点在哪里,想发现兴趣点就要通过社会这个渠道,在学校里发现不了。首先要了解社会需要什么,试一试自己做不做得了,如果做不了,你发现问题之后,才知道你的目的是什么,随即解决这个问题;其次,你到了社会才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里,怎样才对社会有用,社会衡量你的价值标准是什么;第三要知道路径,你的目标、想法、“彼岸方舟”都有了,但是你不知道怎么达到目的地,这就必须要经过社会实践,一个问题只靠想和看书是不会弄明白的,要向社会请教、向身边的人请教,他们是最好的老师。
60后(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谢军):每个人的特点都不一样。如果一个学生本身就比较社会化,他更需要的是老师在专业学习上的指导和要求;但有的学生可能太“两耳不闻窗外事”了,就应该给他“轰”到校外去实践、去锻炼。缺什么补什么——作为老师就是要观察学生的特点,给他们提供一些好的建议,学院学习和社会学习哪个更好,这是没有绝对的标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