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2132所普通本(专)科院校中,有地方高校2021所,约占95%。2011年,地方大学的毕业生数、招生数、在校生数分别占全国本科院校总数的94.5%、95%、94%。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创新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施“2011计划”,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继“985”和“211工程”后,国家又一重大战略部署。这一计划对于地方高校意味着什么?日前在北京工业大学召开的2012年全国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峰会上,以“‘2011计划’与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为主题,来自全国30多所大学的代表进行了热烈讨论。
发展机遇在哪“打破国内高校等级层次,为地方高校提供了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
如果说“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那么,协同创新就是实现“第一生产力”与“第一资源”高效结合的“催化剂”,是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融合的重要途径。
在苏州大学校长朱秀林看来,对地方高等学校而言,实施“2011计划”更具重大战略意义:第一,“2011计划”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急需、世界一流”。通过多年积累,部分地方高校在相关领域和学科方向已经达到了国内一流的水平,可以借力“2011计划”项目,可实现冲击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第二,“2011计划”是一个开放性、竞争性的项目,打破国内高校等级层次,为地方高校提供了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鼓励和引导地方高校借力区域经济产业资源,实现特色发展。第三,“2011计划”的基本要求是“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地方高等学校可借助这一机制优势,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充分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
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田立新表示,国家启动实施“2011计划”,不仅是高等教育体制与机制的一个重大创新,更为地方高校进一步向高水平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发展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倡导新的协同理念,强化“机制引领、体制保障”的要求,有助于推动地方高校继续深化改革,释放活力。经过长期改革探索,一些地方高校原本的“分散、封闭、低效”的机制体制壁垒已经消除,正迫切需要强有力的“催化作用”进一步破冰,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2011计划”与传统科技创新模式的最大区别就是更注重组织创新,其实质是打破原有体制机制的束缚,充分释放创新要素的活力。这对地方高校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工作中,原有的单一的学科导向和单兵作战显然不再具有任何优势,只满足于“能做什么就做什么”也很难再创造出高水平的成果,只有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引领,突破高校内部以及外部的体制机制壁垒,才能形成多方互动共赢的局面。
二是倡导新的运行模式,营造“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局面,有助于推动地方高校打破规格层级,体现公平发展。“2011计划”提出“形成多元、开放、动态的组织运行模式”,正构建了这样一个公平发展的广阔舞台:面向各类高校开放,不限定身份,不固化单位,不搞论资排辈,只要具备协同创新基础、具有强烈的改革意愿、能够解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符合计划申报相关条件的高校均可参加“2011计划”、担当协同创新任务,充分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国内所有大学在同一个起点上“共舞”,不仅有助于一些前期基础较好的地方高校通过地方支持、技术倾斜、资源汇聚等协同创新的政策,成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主力军;也使一些起点相对较低的地方高校能在科技生产方式上逐步有所更新,找到自己的“发光点”。
三是体现新的发展方向,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出发点,有助于推动地方高校凸显特色,发挥优势。“2011计划”提出“大学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推动”,已从理论探索层面进入到增强国家实力与区域竞争力的创新实践层面,彰显了新的“发展风向”:对于地方大学,特别是特色鲜明的地方大学而言,将其直接置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能进一步充分发挥其高层次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优势,谁抓住了区域和行业发展中影响和制约国家发展战略的瓶颈问题和重大特殊需求,谁就抓住了“国家急需”;通过努力,谁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和需求,构筑和凸显他人难以企及的优势和特色,谁就能创造“世界一流”。
机遇如何抢抓“由封闭走向开放,一方面需要智慧,另一方面需要勇气”
地方高校要突破困境,实现发展,关键在于抢抓机遇。当前,集中精力、集聚资源,认真实施“2011计划”,就是地方高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难得战略机遇。
西北大学副校长高岭表示,结合自身实际,我们认为地方高校面临的困难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愿景与发展平台和资源不足存在矛盾。地方高校在“985”重点学科等国家重大平台建设方面遭遇政策限制。同时,中西部地区地方财政相对紧张,地方高校办学经费严重紧缺。国家重大平台的不足和办学经费的紧缺使得发展空间受限,阻碍了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进程。二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综合性特征与科学研究的基础性特色与区域发展对专业技能型人才与科技创新的迫切需求存在矛盾。地方大学尤其是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与特色往往在基础理论研究与文化传承方面,而国家与地方的发展对实用性科学研究成果需求旺盛。因此,如何在保持优势特色与满足国家地方重大现实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三是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与学校自身管理制度与管理水平不足存在矛盾。在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地方高校在人事编制、机构设置、经费投入与使用等方面受到较大制约,如何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管理水平效益,还需深入思考和探索。
地方高校要突破困境,实现发展,关键在于抢抓机遇。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湘溶认为,在“2011计划”的实施中,要使协同创新迈出实质步伐,朝正确目标推进,并产出实际成果,必须通过观念创新强化以下意识:
一是以学术为定向,做到坚守学术这个根本,强根固本。学术立校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办大学必须要依靠一大批学者,要依靠大学者,学者的生命在于学术,学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而创新的活力来自协同。学术只认道理,不顺从金钱、不盲从权威、不屈从权贵。学术贵在坚守,学术追求卓越,不能趋炎附势,不能随波逐流。
二是以需求为导向,做到3个突出:突出战略性——研究与解决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突出前沿性——研究和解决科技尖端领域前沿性问题;突出公益性——研究与解决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
三是以开放为取向,做到高校间的相互开放,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事业单位、民间社团、政府机构、国际创新力量间的开放,这就要求强强携手、优势互补,既勇于担当主角,又乐于充当配角,既主动去寻求被协同者,又主动去寻求协同者。开放的反面是封闭,必须打破思想的藩篱,条块的分割,部门利益的壁垒。由封闭走向开放,一方面需要智慧,另一方面需要勇气;一方面需要积极的姿态,另一方面需要包容的心态。
管理如何创新“建议设立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咨询委员会”
教育部直属的75所本科高校,分布在全国的18个省(区、市)。在这18个地区中,80%的直属高校都集中在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
从对直属高校布局结构的分析看,无论发达与不发达区域,地方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区域发展水平。从地方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3方面职能的发挥及其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而言,没有直属院校的区域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的需求更为紧迫。
对于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北京工业大学校长郭广生有3点建议。
一是创新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地方高水平大学实行“部省共建计划”。按照办学水平和质量来建立国家高等教育顶层管理的新体制。中央政府对国家一流大学、地方高水平大学进行分类指导和管理,以保障这两类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同层次的标杆地位。对于地方高水平大学实行“部省共建”。“部省共建”的核心在于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地方政府对区域内其余高等教育机构进行统筹管理。
二是设立专项工程,加强对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建议设立“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工程,与“985工程”、“211工程”、以及“2011计划”协同创新工程一道,从世界一流大学、国内高水平大学、地方高水平大学、大学的协同创新与发展4个维度形成立体交叉、纵横交错、配套完整的高等教育发展体系。“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实行“部省共建”,每省(区、市)通过遴选重点建设若干所地方高水平大学。
三是地方高水平大学能享受到教育部直属高校相关政策。建议设立“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咨询委员会”,以研究、指导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发展问题。在“2011计划”的“区域创新项目”中,出于解决地方服务创新能力提升,“区域急需、国内一流”的考虑,地方高水平大学应发挥重要作用。建议对于北京工业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郑州大学、南昌大学等少数地方高校的排头兵,教育部等部门要给予像中央高校的政策(如:长江学者、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招生数量和研究生推荐免试比例),支持他们快速发展,提升其服务区域发展的贡献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