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工作进入答辩评审阶段,这标志着从2012年5月7日正式启动的“2011计划”进入到新阶段。被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将以“国家队”的身份进行协同创新,做“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大事,形成若干国家“智库”。
“‘2011计划’是一个干事的计划,而不是一个分钱的计划。”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强调。
改变一·课题申报
以贡献为导向,要做项目先搭架子,名校机会多的惯例将被打破
当前,科研经费的多少对于高校来说至关重要,甚至事关生死,因此高校都热衷于拿到更多的项目和课题。有专家表示,很多高校也形成了一种惯性思路,“国家一有重大课题、项目,就纷纷来争项目、分钱,拿到项目再回去开工干活儿”。
而今,“2011计划”却打破了这个老传统。“真正要做实事的,得自己先搭架子、先掏钱,先把事情做起来。”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王延觉说。当日的评审工作中,专家们围绕着一个个具体指标,将某大学校长问得直冒汗。“一些具体指标在中心组建前什么样、中心组建后什么样,一问就能看出是不是实实在在地做了工作。”评审专家、淮南矿业集团袁亮院士说。
据了解,此次初审认定采用每位专家评审13份材料、每份材料有15个专家评定、文理分开、计算机随机推送的方式。专家们在完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完全独立评审。“这在最大程度上杜绝了钻空子的空间。”王延觉说。
坚持贡献导向,而非利益导向,被视为“2011计划”的关键。而在具体实施中,知名高校机会更多的惯例也将被打破。“以往,国家有课题,各高校来竞争,往往名头大的高校拿到的项目多、课题多。这次不论名头大小、排位高低,只要在国家急需的领域做出重要贡献就是好样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说,“过去为了一个项目几个同行很难走到一起,互相竞争得一塌糊涂,现在不同单位的学术人员可以走到一起,如果仅从利益出发,是不可能的。”
“‘2011计划’督促高校从以往只关注单位利益到瞄准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王树国认为,有创新理想的高校,要自己先做起来,取得成效后,国家自然会给予支持。
改变二·校企合作
企业、院所和高校从项目合作变成战略联盟,效率大大提升
在中南大学钟掘院士看来,我国目前很多行业无法自主创新的一大障碍,在于高校与企业之间存在“合作鸿沟”。
“我国现在造大飞机,70%的材料依赖国外进口,为什么会这样?”钟掘解读说,因为过去国家创新链是不完整的,高校实验室研究出来的成果是基于理想状态,可是工业化生产必须经过工业化研究阶段,由于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分割,没人来做这个事情。“工厂不会为工业化研究打乱现有的工作节奏,导致工程应用上很多研究被耽误,国家一旦提出需求,发现高校实验室的成果用不上,只能从国外进口。”
“2011计划”的提出,将彻底改变这种现状。“现在飞机制造企业的老总直接找到学校,主动提出材料需求,并让高校直接参与到飞机材料选择的论证和决策阶段。从原来的项目合作真正变成战略联盟,效率大大提高。”钟掘认为,当企业、院所和高校成为战略伙伴,所有的任务都是国家的目标任务,这种协同关系,使得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学校都站在国家角度,消除障碍,将知识融合和渗透。
改变三·高校机制
打破用人制度条框,实现跨单位流动,科研评价机制将改变
浙江工业大学校长张立彬介绍,高校创新很重要的工作是人的工作,如何提升用人效率,需要打破以往用人机制的条条框框。“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之后,人从院系的人、学校的人变为中心的人,协同创新以任务为目标,可以聘请学校内的人、科研院所的人、企业的人,也可以聘请国外高校的学者。”在他眼里,由此带来的高校用人机制、考评机制、评价机制的改变很可能是突破性的。
“瞄准重大任务,集合了国内外最优秀的学术力量的协同创新方式也势必会培养、带动起一大批高水平的领军型人才。”很多专家达成共识。
王延觉认为,高校教师科研评价将由此发生根本性变化,从数量型评价变为贡献评价、学术能力评价。同时,将从以往面向学科培养人才转变为依附一个领域创新、面对领域需求培养交叉人才。“今后将形成学者柔性流动机制和访问学者机制,人员互聘成为重要改革,这就要求高校应具备大范围组织科研的能力以及大项目的管理和组织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