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高校自主招生接近尾声,教育部前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自主招生对象为“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者”,表现特别突出者可免除笔试、高考时可“破格”录取;对于调整不力的高校,2014年将被剥夺自主招生试点资格。
名校缩紧自招设上限5%
鉴于自主选拔录取定位和生源情况,《意见》明确要求自主选拔录取计划不超过年度本科计划的5%,入选考生不超过自招录取计划的2倍。高校不要为了“掐尖”一味追求数量。
2003年,我国正式启动普通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截至2012年,试点高校从最初的22所增到90所,共有19.8万人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实际录取10.7万人。在过去的几年中,高校的自主招生的比例从5%升至8%,一些省属院校甚至一度升至10%,《意见》做出的5%的上限,是否意味着自主招生的脚步放缓?
昨日,鄂籍高考志愿填报专家张艺执接受采访时表示,十年来自主招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如高校热衷于争抢部分中学的学习尖子即所谓“掐尖”,与自主招生的初衷相背。此外,高校大规模地组织笔试,沦为了“小高考”,加剧学生的负担。自主招生无疑是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大方向,这个5%的上限主要是一本的重点高校,一方面这个限制可以确保高校办学质量不下降,另一方面上限也传达了“理顺”的信号,“自主招生的脚步需要走得稳健一些”。
突出者直接进入自招面试
《意见》明确了试点招生对象,即“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强调,对于没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不足、仅是学业突出的学生,不再作为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的生源主体,这部分学生可以通过高考录取体系择优录取。
杜玉波提到,凡能提供确有某方面特长或创新潜质证明材料的考生,试点高校应允许其直接进入学校考核面试环节,不需要参加学校笔试;录取时,自主招生考生的高考总分不得低于学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但对于表现特别突出的个别优秀入选考生,虽未达到高考成绩的要求,也可由高校通过专家考核和公示等相关严格程序确认,决定是否向生源所在省提出破格投档申请,经省级招生委员会批准可以录取。
自主招生十年来,无一例“破格”,使得自招的选才饱受争议。水果湖高中学生家长吴凡中表示,教育部强调“破格”,也许离“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远了。
自招笔试不得超过两门
教育部要求,学校自主招生考核是对高考的补充,因此没有必要搞类似高考的重复考试,“凡是通过高考能够实现考查目的的,就没有必要通过自主考核再去做,防止变成‘小高考’,增加考生考试负担”。
试点高校的笔试方面,确有必要组织相关学科笔试的,原则上只考一门、不超过两门,主要是考查学科特长基础。对考生专业潜质的进一步考查,可以考虑放到面试环节。
今年的自主招生,“北约”、“华约”等自主招生联盟的笔试就已减负,从过去的五六门,减至今年的两门。
高校调整不到位取消自招资格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各试点高校应尽早制订2014年自主选拔录取试点方案和招生简章,如果因为调整不到位而引起社会强烈反应,按照动态调整和有进有出的管理原则,2014年将退出试点高校范围。
随着自主招生深化改革,教育部要求加强自主选拔录取政策公开、入选考生资格公示力度,做好中学和班级、高校、省、教育部四级公示工作。自主招生要向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地区和中学,以及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中学的申请考生适当倾斜,促进入学机会公平。
我省高考专家张才生认为,这一政策可谓给高校上了“紧箍咒”,如果政策落实得好、监控得力,我国高校的自主招生将走入良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