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有受众导向

发布时间:2015-03-17浏览次数:1317发布者:系统管理员来源:9900777z永利网新闻网

 

   
 
    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精神结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高校是实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欲教育之,必先了解之”,从教育传播学的视角就是要坚持受众导向。当下大学生均为“90后”,他们有一些不同于往届的群体特征:更愿意接受认为对其有所用的东西,更愿意接受觉得有意思的东西,更愿意接受自己参与完成的东西。因此,面向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唤醒其内在的利益需求,而非强行地灌输;应该饶有兴致地讲故事,而非僵化刻板地讲道理;应该是双向互动,而非单向说教。简而言之,受众导向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定要有“三轮驱动”。
 
 
坚持需求驱动,让学生觉得“有所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其中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属于生存性需求,其他三者属于发展性需求。从马斯洛需求理论出发,从宏观角度看,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同样分为生存性需求和发展性需求,从微观角度看,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包括思想引导、心理疏导、人际交往、学习指导、社会实践以及就业择业等涉及学生成长各个环节的需求。因此,要做好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要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保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其成长的各个环节,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具体来说,首先,教育者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和建构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核心价值观内容,解决学生思想引导需求;其次,学校要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千方百计、真真切切地帮助学生,做好学生发展需求的调研,解决学生的社交、学业、社会实践等方面的需求,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再次,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将爱岗、敬业等核心价值观要素的解读与解决学生的择业问题、生涯目标问题结合起来,始终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谋福利;最后,学校要维护好学生的根本利益,营造公平、正义、和谐、文明、民主、爱国、敬业、诚信的校园环境,在日常教育生活中增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   
坚持兴趣驱动,让学生觉得“有意思”。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教育学家杜威也曾说,教育就是要激发被教育者的兴趣。兴趣是爱的源泉,是主动认识和实践的内生动力。对大学生来说,兴趣是直接推动学习活动和成才成长的动力因素,是促进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成才的起点和成就事业的沃土。大学生思想观念尚未成熟,对于感性的直观事物更易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就要善于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要善于用“简、易、微”的活动激发学生实践的兴趣,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高大上”,但绝不能高高在上,要让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成为“人人想参与,人人可参与”的身边事。第一,创新教育实践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第二,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吸引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塑造自我,深受启发;第三,发挥道德典型、先进榜样的行为范式对当代大学生的引导作用,通过他们的典型事迹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第四,以新媒体为载体,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影响。要紧跟时代特征,在创新传统教育形式的同时,精心创作一大批具有思想内涵和感染力的短视频、创意图片等新媒体文化产品,在追求高品质的同时,做到“接地气”,让学生看得懂、喜欢看,听得懂、乐于听,说得通、讲得好,做得到、干得好。
 
 
    坚持主体驱动,让学生觉得“能做主”。黑格尔曾说:“现代世界的原则就是主体性的自由。”在当代社会,我们可用“以人为本”来阐释这层含义。大学是发现人、培育人、成就人的地方,大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也应是教育的主体,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是学生完成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必要条件。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应是双向互动,而不是单向说教;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而不是让学生被动接受。具体来说,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除了要有严谨的课堂理论教学,更要有丰富生动的第二课堂,在第二课堂中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渗透,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将舞台还给学生,将机会让给学生,将成长留给学生”的原则,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中收获成长,体会幸福;第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包括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创新创业等具体实践,使学生在发挥主体作用的过程中,从对核心价值观自发的感性认识到自觉的理性思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三,评价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好不好,要让学生“能做主、说了算”,鼓励自我展现、自我推荐,通过搭建公选式民主评优平台,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让学生发现优秀、评选优秀、学习优秀。

    光明日报原文网址: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5-03/17/nw.D110000gmrb_20150317_4-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