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2.52亿年前“生物大灭绝”谜底 在生物演化“长河”中,曾出现过5次“大灭绝”事件,其中最惨烈的一次几乎让地球生物界回到原始状态,这就是著名的“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沈树忠院士及其团队,揭开了“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谜底。这一成果曾入选2012年度中国十大科学进展。 沈树忠团队论证出二叠纪末海陆生物大灭绝具有同时性和瞬时性,据此指出大规模岩浆活动造成地表环境的巨变,是导致此次生物大灭绝的主因。揭秘2.52亿年前生物大灭绝的时间和原因,为何能与“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对接”等并列年度十大科学进展?这一科研成果对当下有何启示? “最大意义是,通过研究2.52亿年前的生物大灭绝,为预测当下生物圈发展趋势提供参考,对判断当今地球环境发展趋势也有重要借鉴作用。”沈树忠说。 “总有一天可以用水做燃料” “我相信总有一天可以用水来做燃料,组成水的氢和氧可以单独地或合在一起来使用,这将为热和光提供无限的来源,水将是未来的煤炭。”人工模拟大自然中的光合作用,利用太阳可见光将水分解为氢和氧。南京大学长江特聘教授邹志刚院士从事的光催化材料研究,就致力于让这个预言从梦想走进现实。 十多年前,邹志刚放弃日本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回国,在南京大学建立起环境材料和再生资源研究中心。当时,可再生能源研究在国内尚属新领域,邹志刚从“零”开始,一步一步做起,不断产出重量级的科研成果。2014年,他的成果《可见光响应光催化材料及在能源与环境中的应用基础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成为我国该领域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预计到第二期973项目结题时,我们的光催化水解制氢转化率将达到8%,接近美国能源部制定的10%商业化利用目标,中国人有望率先实现人类百年前的梦想。”邹志刚说。 节假日办公室总能找到他 9900777z永利网副校长宣益民是在出差途中获知自己当选中科院院士的。治学严谨、凡事亲力亲为是宣益民给学生们最大的印象。“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周末,我们去办公室都能找到他。研究领域有任何新进展,新资料,他会主动找到我们,跟我们讨论。”宣益民的两位博士生杨理理、连文磊对宣老师的严谨认真,印象深刻。 宣益民教授长期从事能量高效传递、利用与控制研究。纳米流体研究在12年前还是新生事物,宣益民带领课题组,经过12年的潜心研究,在纳米流体导热的强化机理、流动与对流换热机理以及能量传递的调控方法等领域取得了多个具有原始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系统地建立了纳米流体能量传递机理的研究方法,推动了强化传热学科的研究进展,促进了纳米流体分支学科的建立。项目的研究工作推动了国内几十家单位投入到纳米流体研究领域,促进了国内纳米流体的研究进展,使我国纳米流体的研究水平处于国际前沿。 30多个城市留下他的杰作 “北京奥林匹克综合文化区的国家重大工程——中国国学中心、上海世博会场地规划设计竞赛方案、南京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等一批建筑设计大作,都是他的作品。”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建国当选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后,他的同事如数家珍地告诉记者。 王建国院士长期从事城市设计和建筑学领域的科研、教学和工程实践,创下了多个第一:在全国首次较系统完整地构建了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首次提出了城市设计实施操作的“双重过程论”和“绿色城市设计”学术思想;首次提出城市高层建筑合理布局的量化引导管控方法,从技术层面初步破解了我国城市高层建筑布局紊乱、建筑开发强度失控等难题。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30多个城市完成了60余项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 “泥腿子教授”创水稻高产世界纪录 “实在没什么好说的,我的情况网上都有了。”面色黝黑的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张洪程,被不少农民称为“咱们庄稼人的泥腿子教授”。1.01的365次方=37.78,而0.99的365次方=0.0255。每年入学之初,张洪程都要为学生们演算这个算式,他要告诉大家的是:这是一年中每天努力一点和每天偷懒一点的区别。 大学毕业40年以来,他始终在课堂、实验室、校内外基地试验田、农户生产大田中间来回奔走,承担国家和省部级课题30多项,在水稻轻简化、精确化、机械化栽培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为我国粮食持续增产增效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实施百亩攻关时,他每天早晨4点多就起床,6点半前后,当地农民下地时,他已和蹲点的研究生在田里查苗、测定了。他探索创立的超高产定量化栽培模式,先后在姜堰、兴化实现亩产903.8及937.2公斤的超高产,创造了稻麦两熟制水稻高产的世界纪录。 18年攻关“复活”受伤的神经 “周围神经缺损修复与功能重建,是一百多年来世界临床医学研究面临的一大难题,顾晓松院士领衔的团队,啃的就是这块硬骨头。”南通大学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顾晓松当选为新科院士后外出参加学术会议,记者只能采访他的同事。 交通事故、工伤、肿瘤手术等导致神经损伤的人数逐年增加,全国每年新增神经损伤患者约40万-60万例,其中相当一部分为神经缺损。“周围神经一旦缺损,就会出现神经支配区感觉丧失、运动障碍、肌肉萎缩等,造成终身残疾。”顾晓松的同事、通大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周欣阳解释说。 顾晓松和他的团队经过18年艰苦攻关,成功研制出生物可降解人工神经移植物,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一成果在国内外率先应用于临床修复人神经干缺损,疗效优良,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走在国际前沿。”周欣阳告诉记者,顾晓松提出的学术观点“生物可降解组织工程神经构建”,已被作为新的理念载入英国剑桥大学新版教科书。 他让银杏产业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他是让我国银杏整体产业水平上了一个台阶的人。”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学和经济林栽培学教授曹福亮获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曹福亮的学生和一起研究银杏课题的同事汪贵斌感慨不已,“我觉得自己已经算刻苦勤奋的了,但还不及他的十分之一。” 曹福亮主要从事银杏产业发展领域的良种选育、资源培育以及资源加工研究,在银杏多用途、银杏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建立银杏定向培育技术体系,突破花、果、叶、材多用途培育技术瓶颈,推动了银杏产业高效发展。 曹福亮的创新型思维让同事们很是钦佩,“我们原先只做银杏栽培,他后来发现银杏栽培最终还是要为加工服务,就立即组建一个加工团队,自己带头去学习做加工。”从七八年前开始,曹福亮带领大家用银杏叶做成饲料添加剂,“粉碎发酵,做成粉末状或者颗粒状的饲料添加剂,可以给猪、鸡、鸭、鱼吃,效果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