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刊发永利教师青春故事: 与国家需求同频共振

发布时间:2019-05-04浏览次数:1505发布者:王伟来源:9900777z永利网新闻网

5月4日,《中国教育报》的“礼赞70年·青年节特刊”刊载了永利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川的青春故事:《与国家需求同频共振》,现将原文刊发如下:

编者的话


4月30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今年,新中国走过70年,历经风雨,走向辉煌,这是一代代中国人不懈努力奋斗的结果,是一批批青年为梦想奋斗的结果。今天,中国教育报推出青年节特刊,分别约请70年来各个年代的师生代表,讲述自己为梦想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青春故事,敬请关注!


80后徐川:与国家需求同频共振


2008年硕士毕业进入高校后,我就明确了将来要做一名思政教师,做一名以学生为中心的“陪伴者”。


从2008年开始,我先做辅导员。我当时给自己定的第一个小目标,就是把自己的月讲评变成南航最受欢迎的月讲评。每个月我都根据同学的需要选定一个主题,每次月讲评大概10分钟左右讲事务性工作,后面就开始讲专题,比如演讲与口才、国际视野等等,既能满足同学需要,也是对其他课程的补充。坚持了三四期就开始陆陆续续有其他学院的学生问能不能来旁听月讲评。


这条路走通之后,我又开始给学生上思修课,从2008年到2012年间,我的思修课测评都是优秀,在全校一直位列前5%。十年间,从辅导员、学生处处长助理、校团委副书记、学院党委副书记再到学院书记,虽然岗位有变动,但是上课一直在坚持。我从2008年就开始讲传统文化。我有个朴素的信念,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归宿和根系所在,不管走多远,早晚要回来。十年间我选择了很多主题,讲了很多课程,积累了很多素材。2015年开始,微信公众号同步发力,所有学生的咨询都能在48小时内回复,慢慢积累了20多万粉丝,也产生了《青年节里谈中国》《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等有影响的文章。2016年,我开始转型,按照“实践总结经验,经验凝练方法,方法升华理论”的逻辑做研究,陆续发表了50余篇思政文章。


回顾我的成长经历,我很幸运,我选择的前进方向,与国家和民族的需求能够同频共振。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给青年一些启发:一个人的命运只有和国家、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才会奏响最激越澎湃的青春之歌。

(作者系9900777z永利网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