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各项任务深入开展,各院级党组织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扎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近日,学校党委印发《关于向“人民科学家”叶培建同志学习的决定》,要求全校各级党组织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力弘扬爱国奉献的时代精神,在全校上下形成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浓厚氛围。
新闻网现开设“初心使命·大家谈”专栏,刊登全校广大党员和教职员工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践行初心使命,潜心立德树人
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苏州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具体到高等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包括党员干部在内的全体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坚守的初心和使命。结合前一阶段的调研,从认识、文化、机制三个角度,围绕“如何践行好立德树人初心使命”这个问题,谈几点认识与思考。
坚持立德树人核心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建校以来,南航始终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党、为国培养一流人才作为学校的初心与使命。作为在抗美援朝背景下创建的第一批航空院校之一,南航建校之初即明确了最根本的任务就是为发展祖国航空工业培养急需的高质量专业技术人才。在苏联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学校建立起严格规范的教育教学体系。当时的国家航空工业局,112、410厂等承担飞机研制、维修任务的航空企业对学校的毕业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赞他们为“生产上的骨干”、“为顺利完成研制任务起了重大作用”。学校改制建院以后,以吴继周院长为代表的南航人提出了“要有一流的教师,开出一流的课程,教出一流的学生,建设一流的高等学校,为国防建设提供一流服务”的办学目标。几十年来,秉承这样的办学理念,学校以出色的办学质量和有效的服务国家需求赢得了国家和社会的肯定与赞誉。
一个多月前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也可以说是对南航60多年为国育才、服务国防科技需求的一次集中检阅。在参加阅兵展示的一大批武器装备型号的背后,闪耀着南航一批杰出校友的身影。在南航的早期培养,成就了一代代校友,而校友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与个人事业的成功,也极大地提升了南航的影响力和声誉。可以说,建校以来,南航尽管在办学条件、经费投入等方面和国内著名大学有较大的差距,但是在科研成果方面、在毕业生质量方面的差距却要小得多。如果南航60多年培养的10余万名毕业生都是名不见经传的,那么南航就没有今天的地位和声誉,学校的路子也会越走越窄。
当前,党和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的在校大学生的人生黄金期与“两个一百年”的进程相吻合,他们是这一历史进程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在他们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另一方面,与学校以往任何时期相比,我们现在的培养条件越来越好,生源质量也越来越好,因此我们必须把这些优秀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培养好,因为他们才是南航价值的最终体现,将为中国未来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发挥作用。所以,我们首先要把立德树人这件事做好,让优秀人才辈出在南航成为必然、成为现象。
涵养立德树人浩然大气
对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对照学校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在主题教育和学校日常工作中,我们必须全面查找、时时查找各种违背初心和使命的问题。
南航原校长胡海岩曾说过,办大学就是三件事:大楼、大师、大气。通过这些年的建设,“大楼”—即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现在一个“五年”计划内建成的建筑面积相当于以前几十年的总和。“大师”—即高水平师资匮乏的问题,虽然相较于“大楼”问题解决得慢一些,但近几年通过施以各项有力举措,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国字头人才数量已数倍翻番。但是,“大气”—即师生共有的大学精神方面,还需要下很大的力气来凝练和提升。这里的“大气”,具体而言,就是指潜心治学、静心治教、优良的师德师风、学风校风;是指师生立大志、谋大业、干大事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这种“大气”,虽然看不见,但对于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苗圩部长在给部属高校师生讲授思政理论课时指出:“学生进入部属高校就读,就好比进入一个大熔炉,几年后完成学业,学生将得到怎样的锻炼、拥有什么样的品格和知识,与这个熔炉的品质紧密相关,这对学生走向社会、服务国家至关重要”。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诸多杰出校友身上,无一不体现出在校期间培养出的优秀品质——忠诚担当、志存高远、业务精湛,等等,概括起来就是“又红又专”——既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信仰,又有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们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学期间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老师的人格魅力、学术品味、思维模式,影响和决定了学生的工作态度、学术视野、胆识魄力。
所以,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党员教师都要通过主题教育,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习身边的榜样楷模,努力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的那样:“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人师’和‘经师’的统一”,以实际行动来推动学校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涵养好有利于立德树人的大气、正气。
完善立德树人合力机制
要解决与立德树人初心使命相悖的问题,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依靠广大党员干部、教师职工的自觉去不懈努力;另一方面,更需要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从制度层面去引导、去破解问题。
首先是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南航的杰出校友往往都是在校期间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独立思考与自主选择能力。例如:林左鸣校友当年从学校毕业离校时什么都没有带,唯独带走了一箱管理学方面的书籍,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林总当时早已立志在胸。反观现在的在校生,许多只关注升学、就业、收入这些现实问题,很少将自己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人类命运这些问题相联系。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助力于学生人格独立、理想抱负、综合素质的养成。学校已实体化组建了“长空学院”,推进大类培养,效果非常好。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不仅能解决技术问题,也要会解决内心的问题;既能在科学思维层面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能用历史的方法、人文关怀的眼光认识事物,学会不断去思考国家、社会、自身及其相互关系的一些宏大命题。这是我们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坚持的方向。
同时,还要推进其他各方面的综合改革。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些趋利而为、无利不为的问题表现,其产生原因有些是评价考核机制在内的制度性根源。要想破解好问题,就要从政策、制度层面着手,当然,在这里我们无法展开来讨论制度政策具体如何完善,总体来说就是要朝着“教学与科研并重、教书与育人并重”、“发挥大团队作用,围绕大目标做事”这样一些方向转变,进一步加强政策的导向性、协同性、长效性,鼓励创新、倡导奉献、约束功利,使学校的制度体系更加有利于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