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张阿舟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暨力学学科发展研讨会在南京举行。包括12位院士在内的150余名来自高校院所的领导专家、国内力学领域的知名学者齐聚南京,共同追忆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和航空工程学家张阿舟教授,研讨力学学科的发展大计与前沿问题。
现场举行了张阿舟先生塑像揭幕仪式和智能装备动力学中心揭牌仪式。研讨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海岩教授、南航航空学院院长高存法教授分别作了《中国力学学科发展调研与思考》《南航力学学科发展历程》的专题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晓静、闫楚良、魏悦广、郭万林分别作了学术报告。
“特等功臣”:参与试制新中国第一架飞机
1951年,张阿舟被分配到南昌飞机制造厂工作,任主任工程师、设计科长。厂里接到试制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初教5”的任务,凭借深厚的航空工程知识,张阿舟全身心地投入该飞机的设计、强度计算及其试验任务。
在他的指挥下,1954年5月该厂完成了部件和全机静力试验,证明飞机强度合格。7月,张阿舟登机参加飞机试飞,体验和纪录了最大平飞速度、最大升限等飞行性能。经过一系列飞行试验后,国家试飞委员会认定初教5飞机性能符合技术要求,可以进行成批生产,提供空军训练使用,由此开创了新中国自制飞机的历史。张阿舟因在试制工作中的突出贡献而荣获“特等功臣”,奖状编号为第一号。
“王牌教授”:培养出三位院士
1955年,张阿舟从南昌飞机制造厂调入南京航空学院,从一名富有实际经验的工程师,变成一位名教授。当时恰逢南京航空专科学校改为南京航空学院(本科),师资力量缺乏,诸多课程无教师上课。“张老师是哪门课没人上,他就上哪门课。” 曾经师从张阿舟先生的赵淳生院士说。
张阿舟先后讲过《飞机构造与强度》《高等数学》《工程数学》《自动调节原理》《薄壁结构力学》《飞机强度计算》等十几门课,主编或参与编写《飞机强度计算》《飞行器振动基础》等多种教材,为南航的教学和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阿舟教授与张世英教授、张幼桢教授、王适存教授被誉为南航的“三张‘王’牌”,他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飞机结构强度和振动研究领域的优秀人才,他们当中许多人已成为国家科技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其中包括赵淳生、胡海岩、向锦武三名院士。
航空“三杰”:科学救国、航空报国
张阿舟将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中国的航空事业中。从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末期,他在飞机结构强度试验和理论研究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上世纪60年代初期起,张阿舟的研究方向由飞机设计和结构强度研究转向结构振动理论和应用研究。他开始侧重研究振动基本理论和测试技术,继而转向工程应用,在形成和发展我国结构动力学的学科体系过程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从上世纪 70 年代后期开始,张阿舟根据航空工业打基础上水平的需要,先后主持制订和编审了飞机和直升机结构强度和振动方面的多种规范、标准和手册,为我国顺利过渡到自行设计飞机作了大量基础研究和技术储备工作。
1990年,国家人事部批准张阿舟为首批杰出高级专家,他成为我国航空系统首批三位杰出专家之一。
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1326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