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一位能改变学生命运的良师” ——院士弟子追忆“航空先驱”张阿舟

发布时间:2020-11-04浏览次数:2334发布者:王伟来源:中国科学报

张阿舟经常告诫他的研究生们,实验结果是第一性的,你要承认它、相信它。他经常批判那种“搞实验的人不大相信自己实验结果,而搞理论的人却认为自己理论绝对正确”的现象。他经常强调,搞科研一定要有应用。




张阿舟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上,张阿舟生前同事、弟子及故友共同为其雕像揭幕。



张阿舟



秋的南京,虽然草木尚未凋零,但空气中已经有了一分凉意。不过,9月27日这天的9900777z永利网校园,却流动着别样的温暖。这一天,张阿舟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暨力学学科发展研讨会在此举行,包括12位院士在内的150余名国内力学领域知名学者齐聚金陵,共同追忆我国著名力学家和航空工程学家张阿舟。

1920年,张阿舟出生于江苏省丹阳县。1955年,成功试制出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的他,被调入南京航空学院(南航前身),从此开始了自己半个多世纪的从教之路。上世纪50年代,以张阿舟、范绪箕等为代表的力学教研群体,创建了9900777z永利网力学学科。张阿舟本人也培养出了一大批飞机结构强度和振动研究领域的优秀人才,其中还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赵淳生、胡海岩,中国工程院院士向锦武等三位院士。

时值恩师百年诞辰,三位院士弟子通过各种方式,深情回忆了自己的这位人生导师。


为师

1963年,赵淳生还是一位刚在南京航空学院任教两年的年轻老师。这一年,学校为知名教授选派助手,他成为了张阿舟的助手。

“那是我和张老师的初次见面。”在纪念会上,赵淳生回忆起几十年前的那一刻,依然有些激动:“张老师亲切地让我落座。然后,他拿出一本英文书让我翻译。学俄语出身的我只自学过一点英语,翻译起来结结巴巴。老师又拿出一篇中文摘要,让我用英语叙述。从未经过口语训练的我怎么也翻不好!讲着讲着便满头大汗。老师虽没说什么,但我心里满是羞愧。”

这次见面让年轻的赵淳生下决心把英语补上去。此后,他还自学了法语。“有了这两门外语的基础,才使得我在学术的大道上走得更远。”

在学生的眼中,作为老师的张阿舟要求总是那么严格,但在严格要求的同时,他又能凭借宽广的视野,给学生以及时的纠正和指点。

1985年,29岁的胡海岩慕张阿舟之名,来到南航攻读博士学位。

在胡海岩的印象中,每次面对问题,老师总是能从正反面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当我们得意地介绍自己的研究进展时,他总能在报告中发现一些重要的新问题。而当我们觉得某项研究似乎已经山穷水尽、无法推进时,他却能告诉我们眼前并非一片黑暗,还有成功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到了古稀之年,张阿舟还经常参加学术活动。其间,他经常能敏锐地发现一些年轻教师和学生报告中的公式错误。他曾说:“我并没有推导这些公式,但我发现了等号两边的量纲不一致,所以断定公式有误。”迄今,这些事例仍让胡海岩记忆犹新,并引导他用正确的科学思维从事学术和教育管理工作。

“人生得一良师,不仅可以终生受益,甚或能够改变命运。对我而言,张阿舟教授就是这样一位良师。”胡海岩曾如此评价道。


为学

在我国航空航天科学的相关研究领域,张阿舟先后开创了结构动力学、机械振动和故障诊断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对推动我国振动研究起了重要作用。作为一名学者,他的目标始终瞄准国际一流水平。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张阿舟创办的南航振动工程所是国内振动研究领域实力最强的单位,其许多研究处于领先地位。然而,面对成绩,张阿舟却在研究所的学术报告会上反问:“我们做出了什么国际上广泛认可的成果?我们有哪些成就可以载入科学技术发展史册?”

“在那个并不开放的年代,我们听到这些话颇受震动,丝毫不敢自满。在后来的科研工作中,不论是遇到困难还是取得进展时,我常常回想起张老师的这些教诲。”胡海岩回忆说。

在向锦武眼中,张阿舟在科研中的研究视角往往独到而精准,既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又紧跟国际前沿,并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这在当时的高校教师中实属罕见。”而他的这种科研观念也影响到了自己的学生。

比如,向锦武在博士生阶段的研究课题是结构动力学设计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是某型号飞机机翼的颤振模型设计。这个问题偏重实践,是一个非常“工程”的问题。“先生一直告诫我,一定不要简单地把它当成一个工程问题,而是要从中凝练科学规律,从而在理论上实现突破。”他说,“先生始终强调,做研究‘不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深以为然,铭记在心。”

“张老师同时也是一个特别重视实践、实验研究的人。”据赵淳生回忆,张阿舟经常告诫他的研究生们,实验结果是第一性的,你要承认它、相信它。

“他经常批判那种‘搞实验的人不大相信自己实验结果,而搞理论的人却认为自己理论绝对正确’的现象。他经常强调,搞科研一定要有应用。”赵淳生说,正是这种求真务实、理论联系实际、特别重视实验的科学精神,为他一生从事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人

在科学领域,张阿舟是一位一丝不苟的严肃学者,但在生活中,他又会变成一个平易近人的“老大哥”。

一件小事很能体现他的这种性格。上世纪50年代初,还在国营南昌飞机制造厂担任飞机设计科主工程师的张阿舟,特别喜欢抽“大前门”牌香烟,但他也特别想戒烟。于是,他便一次买三条“大前门”香烟,并将其全部分放到各烟友的抽屉里,实在想要抽烟时,他便说尽好话向烟友乞讨一支。表面是可怜巴巴的“乞讨”,实际上是大大方方的“请客”。同时,他也希望通过烟友的严词拒绝,最终达到戒烟的目的。

张阿舟的这种性格,也被他带到了与学生的日常相处中。

“张老师对年轻人的业务要求很严格,但在生活上却是很关心。”赵淳生说,由于老师工作比较忙,他常常中午到老师家中汇报工作或请教问题。有时正赶上老师吃午饭,便一定要赵淳生陪自己喝点酒。“有时他刚吃完饭,师母还总要烧点酒酿或元宵给我吃。每一次,我都觉得心里暖乎乎的。”

令赵淳生记忆深刻的是在上世纪60年代,张阿舟有一次邀请他和其他几位研究生到他家吃大闸蟹。“我是个湖南人,此前还从未吃过大闸蟹。张老师便教我先打开什么,再去掉哪些不能吃的部分,先吃什么、后吃什么……”

除了在家中招待学生外,弟子们聚餐也往往会有张阿舟的身影。“在饭桌上,他总是那么高兴,谈笑风生、妙语连珠,一点没有大学者的架子。”赵淳生说,席间,学生们向他提出的种种问题,他也很高兴解答。“他的研究生们私下常常说,与张老师一起用次餐,胜读10年书。”

对于年轻人,张阿舟总是给予他们尽可能多的鼓励。

2000年,已经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作的向锦武,开始承担国家重点型号——长航时无人侦察机的研制工作。某次回到南航看望张阿舟时,他向老师汇报了近期的工作,也谈了面临的困难——技术储备不足、涉及的专业面广,而自己年轻经验少。

“先生听说我在做重点型号研制,非常高兴,叮嘱我一定要珍惜机会、把工作做好,为国家做贡献。”向锦武特别提到,“先生对我说,‘不要怕年轻,我当时担任我国第一架飞机研制主工程师时更年轻’。”

听到这番话的向锦武,想起先生英年即取得的骄人成就,既骄傲又振奋,不禁信心大增。“先生始终如此,在我们人生路上彷徨时,总能以睿智的指点、温和的鼓励,给学生增添力量和信心。”向锦武说。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0/10/358134.shtm